“创” 享未来 | 新国大苏研院举办创新创业经验分享活动
创业就像种下一棵神奇的种子,从新芽崭露头角的瞬间,它便释放出磅礴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孕育出无尽的可能与生机。每一次思维碰撞、每一个灵感,都有可能成为这颗种子茁壮成长的养分。为了帮助同学们拓展创新思维、掌握创业技能,并进一步激发大家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多样化探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国大苏研院”或“研究院”)举办了“创新创业经验分享活动”。新国大苏研院副院长徐晴吉女士、副院长张鹏先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创新企业家陈代博士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结合自身丰富的跨国教育等职业经历,徐院长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大家未来职业发展的建议。她特别提到,在硕士阶段之后,同学们不仅可以选择大厂就业或投身高校科研等传统路径,创业同样也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值得探索的广阔天地。作为一所具有前瞻性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分享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创新计划(Graduat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me, GRIP)。它是针对硕士和博士生打造的一体化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助力初创团队从技术、商业、人才、资金等维度完善初始想法、验证市场需求,设计稳健的商业模式。此外初创团队还可以借助新加坡国立大学伯乐格71 (BLOCK71) 的全球网络,迈向海外市场。
此外,徐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融入新加坡的日常生活,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多元文化,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敏感度和洞察力,发掘面向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而通过研究产生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创新产品。
作为新国大校友的陈代博士于2015年毕业于新国大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专攻微生物发酵领域十余年,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新国大就读期间,陈博士怀揣着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梦想,致力于打破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壁垒。在实验探索中,她与团队发现益生菌在啤酒酿造过程中蕴含着巨大潜力。传统啤酒受众广泛,如果可以结合益生菌的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等作用将会是极具创新性的突破。陈博士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与团队将独特菌株和先进发酵工艺相结合,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款益生菌啤酒。同时,陈博士与团队入驻了研究院BLOCK71 Suzhou,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持续的创新能力为啤酒厂及饮品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创造价值,同时也能将美味和健康带给更多的人。
陈博士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创业赛道选择的重要性,她提到:“创业赛道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和潜力。”同学们了解到,选择赛道时要有前瞻性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下热门,更要洞察未来趋势,提前布局,抢占先机,这也是让产品顺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两位嘉宾就围绕如何判断是否加入创业团队,以及如何评估合伙人的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徐院长提到:“合伙人之间价值观的一致性和信任感至关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之一。”针对创业与工作的选择方面,徐院长鼓励大家把创业视为爱好,以最充沛的热情持之以恒地完成自己的目标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同时,徐院长指出,创业的经历可以帮助个人快速成长,培养团队领导力与资源整合等全方位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同学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此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创新创业知识,更了解并感受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完善的支持体系与浓厚的创新氛围。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勇敢探索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在多元化的人生中书写新的篇章。
同学感想:
MSE 李欣怡
这次茶话会嘉宾们的分享开阔了我的视野,我热爱科研,就把自己的思维仅仅局限在了实验室里,但这次的茶话会打破了我对创业的认知壁垒,原来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可以把创业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去尝试。新国大有丰富的创业课程和支持项目,或许有机会能够实现科研项目的商业价值。徐院长最后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这也让我收获颇丰。我是一个注重人生经历和体验感的人,徐院长的分享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更加坚定了自己想去广阔天地探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