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月 | 学生申请311培养项目阶段,至母校负责老师处填写项目登记表,并在线上系统进行注册和提交申请材料 |
4月-6月 | 合作大学推荐本校大三学生,由新国大和新国大苏研院联合选拔工作组进行甄选和面试 |
7月-8月 | 新国大苏研院通知入选学生完成衔接课程的注册 |
9月-1月 (次年) |
衔接课程第一学期@新国大苏研院 |
2月-5月 | 311培养项目学生参与衔接课程第二学期 @新国大苏研院 1-2月: 学生申请新国大课程硕士 5-6月: 录取获得学士学位并且达到新国大硕士录取标准的学生 |
7月-8月 | 学生注册并入读新国大硕士课程 |
1 | 英语学术写作与交流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交流 实现英文思维的转变 快速适应全英文教学 |
2 | 科学&技术系列研讨会 | 海内外学术界以及产业界知名企业家和学者 分享国际前沿科研技术、产业应用、创业经验和各行业知识,开阔视野 |
3 | 专业课程 | 课程会匹配合作院校本科学位最后一年的教学要求,每年略有调整 |
4 | 两学期的毕业设计 | 由新国大相关专业院系老师执行 |
新国大苏研院衔接课程学习阶段申请条件:
1.年级要求:大三学生新国大一年课程硕士学习阶段申请条件:
1.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并获得国内合作院校学士学位及毕业证书
2.在新国大苏研院专业课平均成绩达标申请材料说明
报名时学生要在项目在线申请系统上提交以下文件:
在新国大苏研院的衔接课程阶段,学生直接向新国大苏研院支付费用:
费用:
311培养项目80000人民币
化学专业(半学年)40000人民币
住宿费:
2200元人民币/年
参加311培养项目并录取到新国大相关专业硕士项目的学生将承诺全额自费支付学费,且不能申请、不得享受新加坡教育部义务服务补贴,这是学生被本教育合作项目录取的前提条件。
新国大相关费用如下:
学费:
理学院45000-52320新币
工学院46325-57880新币
*以上费用信息更新于2024年6月,具体费用以新国大及新国大苏研院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
生活费(含住宿):
2000-2500新币/月
(生活费视个人实际情况而定,仅供参考)
* 截止至2024年7月,311培养项目共合作59所高校。
Q1 参加该项目费用共需多少?
A:在新国大苏研院的衔接课程阶段,学生直接向新国大苏研院支付费用:
311培养项目
适用专业
· 机械工程 ME
· 电机与计算机工程 ECE· 材料科学与工程 MSE
· 工业系统工程与管理 ISEM
· 生物医学工程 BME
· 环境工程 ESE
· 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 FST
· 物理 Physics
学费
8万元人民币/年
住宿费
2200人民币/年(学生宿舍由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统一管理,该费用由新国大苏研院代收代缴)
化学专业(半学年)
适用专业
· 化学 Chemistry
学费
4万元人民币/年
住宿费
1100人民币/学期(学生宿舍由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统一管理,该费用由新国大苏研院代收代缴)
详情请参照新国大苏研院网站:http://www.nusri.cn/edu/311/about-us/
新国大硕士阶段具体费用如下:
学费
具体学费最新变化,请参照新加坡国立大学各学院官方网站:
ECE/ ME/ MSE/ ISEM/ BME/ ESE
https://cde.nus.edu.sg/graduate/graduate-programmes-by-coursework/tuition-fees/
FST
https://www.fst.nus.edu.sg/education/postgraduate-programme/admission-information/msc-in-food-science-human-nutrition/
Chemistry/ Physics
https://www.science.nus.edu.sg/graduates/msc-coursework-programmes/faq-coursework-programmes/
生活费(含住宿)
共约2000-2500新币/月(生活费视个人实际情况而定,仅供参考)
Q2 国内完成硕士课程的时间与通过311培养项目完成硕士课程的时间,有何区别?
参加项目时间线:本科毕业后仅需一年即可硕士毕业,参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与人脉,或选择继续读博深造。
普通国内考研时间线:大四阶段保研或考研,本科毕业后需两到三年研究生毕业,再参加工作或者选择继续读博深造。
Q3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有什么区别?
A: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学生,所获得的硕士为新国大授课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的学生只需要通过考试并达到成绩要求,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而研究型硕士学生需要在特定学科领域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和实验,完成论文撰写,并公布研究发现和成果。学生还需要参加讲座、举办研讨会以及通过课程考试(笔试),符合要求才可拿到硕士学位。因此,在学时上,授课型硕士的学时远短于研究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与研究型硕士均可在中国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进行学历认证,均认证为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学历。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攻读授课型硕士。
Q4 授课型硕士相对于研究型硕士会比较难申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吗?
A:不会,因为授课型硕士的课程中包含了实验课程,对于参加了311培养项目的学生,在大四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新国大的老师,尤其是在做自己毕业设计时,都由新国大的老师作为导师,同学们已经可以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导师意向,对以后的博士申请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Q5 项目文凭是如何发放的?
Q6 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申请?
A:每年的1-3月为项目申请季,符合申请条件的大三年级在读同学可咨询各自学校的项目负责老师获取具体申请时间。(我们仅接受合作院校的学生们通过母校进行申请报名,不接受以个人形式单独进行项目的申请报名)。
Q7 如何判断我是否符合申请要求?
A:申请人需符合新国大各系招生要求。
Q8 项目的申请流程是什么?
A:申请流程具体按照以下拟定时间表执行:
负责方 |
时间 |
具体内容 |
合作院校负责老师 |
一月到三月 |
学生提交申请表,递交至母校负责老师处,并在线上系统进行注册和提交申请材料。 |
母校进行预筛选,推荐符合录取标准的大三学生。 |
||
新国大 & 苏研院 |
三月到五月 |
负责审核材料真实性 |
面试考核 |
||
通知结果 |
||
六月到七月 |
预录取学生提交第六学期成绩单和其他要求材料 |
|
七月到八月 |
新国大苏研院通知被录取学生注册项目 |
Q9 我还未获得雅思和托福成绩,可否先申请项目呢?
A:还未获得雅思和托福考试的同学,可先行报名,提交四、六级英语成绩作为报名时的语言成绩参考。部分专业需学生们在项目最终录取前即获得合格的雅思、托福成绩,其他专业要求学生们在申请新国大硕士前获得合格的雅思、托福成绩。
Q10 项目录取面试是如何进行的?
A:面试全英文进行,综合考察学生的英文及学术能力。
Q11 面试考核标准有哪些?
A:将综合考核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学术潜力、英语能力等综合素养,择优录取。
Q12 被母校推荐参与311培养项目的面试,通过概率是多少?录取名额是否有限制?
A:将根据学生申请材料及面试报告排名择优录取。并且将综合考虑当年所有合作院校的申请实际情况,作出决定。每年录取人数以当年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Q13 面试结果什么时候通知?
A:通常面试及录取工作于每年 3 月至 5 月进行。具体安排及录取结果将以电话或者邮件形式进行通知,面试结果一般为面试后 3 周左右通知。
Q14 课程的教学语言是什么?
A: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因此项目涉及到的所有课程均以英文授课。
Q15 在新国大苏研院期间,衔接课程的总体课程安排是怎么样的?
Q16 学术英语写作与交流课程是什么?
A:该系列课程包括听说读写四部分,包括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演讲展示(Presentation)。该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准备新国大的英语测试提供指导;还会培养学生的英文学术研究思维能力,有助于日后学生快速适应全英文教学。
Q17 科学及技术系列研讨会是什么?
A:研讨会由海内外学术界以及产业界知名企业家和学者进行演讲,分享国际前沿科研技术、产业应用、创业经验和各行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Q18 在新国大苏研院的专业课程如何设置?
A:根据新国大本部教学体系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单元制定在苏课程。课程会匹配合作院校本科学位最后一年的教学要求,每年略有调整。
Q19 如果参加了311培养项目,我们在新国大苏研院的衔接课程阶段会有实验相关课程吗?
A:在新国大苏研院的衔接课程阶段,学生们会有涉及到进入实验室的课程,以及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的FYP(化学专业除外)。我们提供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各专业实验室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建设,设施设备齐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各专业实验室均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学生将在各自专业的实验室内完成衔接课程阶段的课程实验以及FYP的实验。
Q20 如果在衔接课程完成之后未达到新国大硕士录取要求怎么办?
A:极个别情况下,如果学生不能达到衔接课程要求或者退出衔接课程,根据311培养项目框架协议,合作院校将会做出妥善安排,以满足学生达到本科毕业要求。具体可咨询母校相关负责老师。
Q21 完成衔接课程后,学分可以回母校进行认定吗?
A:按双方合作协议精神,学生母校根据其学位授予要求认定学生在新国大苏研院参加课程所获得的学分。
Q22 新国大苏研院周围配套设施如何?
A:周边生活和商业配套十分齐全。附近有便利店、大型超市、苏州独墅湖图书馆、独墅湖体育馆、独墅湖影剧院、独墅湖医院、永安桥派出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联通营业厅等。
Q23 学生宿舍是怎么样的?
A:学生公寓位于科教创新区广场内,由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统一管理。公寓内设有开水房、自行车停放处、水电充值中心等,由专门的物业公司负责具体管理,承担室外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安全保卫、水电供应和日常维修等职责。
宿舍为四人间,每间宿舍配备有一间独立卫生间、家具、热水器、空调等,卧具等其他生活用品需要自备。学生入住学生公寓需自觉遵守学生公寓住宿管理规定。
Q24 学生出行是否方便?
A:苏州市内交通系统发达,有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可供选择。
·苏州有三个高铁站:苏州站、苏州北站和苏州园区站。
·周边有三个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Q25 参加项目进入新国大苏研院后,如何再进行新国大硕士的申请?
A:新国大已全面启用在线申请系统,不再受理纸质申请表。申请人可登陆网站提交申请资料。
学院 |
专业 |
预计申请时间 |
申请具体要求参见官网 |
设计与工程学院 |
电机与计算机工程 (ECE) |
1月下旬至2月下旬 |
https://cde.nus.edu.sg/graduate/graduate-programmes-by-coursework/application-to-graduate-coursework-programmes-in-engineering/ |
机械工程 (ME)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MSE) |
|||
工业系统工程与管理 (ISEM) |
|||
生物医学工程 (BME) |
|||
环境工程 (ESE) |
|||
理学院 |
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 (FST) |
12月至次年3月15日之前 |
https://www.science.nus.edu.sg/graduates/msc-coursework-programmes/ |
化学 (Chemistry) |
|||
物理 (Physics) |
Q26 通过311培养项目申请新国大硕士的成功率高嘛?
A:目前,学生通过该项目申请新国大硕士的成功率超过98%。
Q27 如何办理新加坡签证?
A:学生在新加坡移民局 ICA 网站提交相关信息将获得首次入境电子签。到新国大报到注册后在学校统一办理,一个月左右可拿到学生签证。具体可按照新国大录取邮件中的指引进行操作。
Q28 我需要出示财产证明文件吗?
A:新国大硕士申请阶段设计与工程学院不要求提供财务证明文件。但申请人在接受录取通知书之前,必须确保其在新加坡求学期间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理学院需要提供财产证明文件,在申请新国大硕士之前需要准备妥当,总金额大约为20万人民币左右,具体要求在学生入学之后,可咨询新国大苏研院的老师。
Q29 新国大授课型硕士毕业要求是什么?
A:学生修满 40 个学分,且加权平均分(GPA)不低于 3.0,可取得新国大硕士学位。
Q30 在新国大住宿是如何的?
A:学生可以选择申请新国大宿舍,具体申请流程可见新国大官网: http://nus.edu.sg/osa/student-services/hostel-admission/graduate/hostel-options;
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校外租房。
Q31 学生在新加坡的出行是否方便?
A:新加坡城市交通系统发达,出行便利,有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和地铁可供选择。新国大提供校园内 Shuttle Bus(校园穿梭巴士),方便学生在学校里的通行。
Q32 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A:311培养项目自 2016 年开展以来,已有七届、近三千名新国大硕士毕业生,均实现了高质量升学和就业。
七届毕业生中,选择升学继续入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比例超过27%,读博的高校(部分):
硕士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超过一半,就业地点主要为新加坡和中国,就业单位(部分):
Q33 项目的毕业生,是否有机会在新加坡当地就业?
A:311培养项目有相当多学生选择在新加坡就业,若毕业之后有意向在新加坡当地就业,可投递新加坡当地的企业,寻找就业机会,一旦有企业雇佣你,即可在新加坡当地就业,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项目,新国大苏研院的老师们也欢迎同学们来电或邮件咨询,我们的联系方式为:
机械工程(ME)
张老师
电话:+86 512 62990061邮箱:qin.zhang@nusri.cn
电机与计算机工程(ECE)
陆老师
电话:+86 512 62997821
邮箱:yao.lu@nusri.cn
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FST)
黄老师
电话:+86 512 62997830邮箱:ziyuan.huang@nusri.cn
工业系统工程与管理(ISEM)
陈老师
电话:+86 512 62997820
邮箱:sabrina.chen@nusri.cn
材料科学与工程(MSE)
朱老师
电话:+86 512 62997831
邮箱:yanting.zhu@nusri.cn
生物医学工程(BME)
陈老师
电话:+86 512 62997820邮箱:sabrina.chen@nusri.cn
环境工程(ESE)
丁老师
电话:+86 512 62990069邮箱:ningning.ding@nusri.cn
物理(Physics)
丁老师
电话:+86 512 62990069
邮箱:ningning.ding@nusri.cn
化学(Chemistry)
黄老师
电话:+86 512 62997830邮箱:ziyuan.huang@nus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