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新国大苏研院成功研发纳米激光打印防伪技术
近日,新国大苏研院功能材料中心主任刘小钢教授团队利用稀土元素上转换发光特点,制备出新型纳米级发光防伪材料,其防伪性能可达最高的A级防伪力度。该技术防伪力度强、识别度高,其系统解决方案属全球首创。此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和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广泛学术影响。
近年来,假烟、假酒、假药、假奶粉以及假证件等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据《2013-2017年中国防伪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统计,全世界受假冒伪劣产品影响的市场价值达到了3000亿美元。因此,开发一种性能可靠且防伪力度高的防伪技术迫在眉睫。
“易识别,价位适中,难伪造”是衡量防伪技术优劣的主要指标。光学防伪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多采用紫外短波激发实现可见光输出方式。然而其较低的防伪力度远远达不到防伪技术的主要指标,也因此为开发新型光学防伪材料提供了无限空间。我院开发的稀土上转换防伪产品可达A级防伪力度(评价等级可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D级为最低级),其使用简单,且成本低廉。消费者只需用激光笔照射防伪识别区,就能观察到被标记的防伪文字或图案。
该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几乎可涵盖所有行业,特别适用于对防伪力度要求高的证照、货币和文件防伪领域。近年来,随着国际反恐力度不断加强、安全保卫形势的日益严峻,提高护照的防伪性能,并对公民实行有效的出入境管理和边防检查,将是各国政府维护主权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此外,为解决假钞所导致的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设计和生产出易识别、难仿制的货币已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我们也可针对特定的防伪鉴定工作,将我们的产品制作成笔、钥匙扣和便携式验钞仪等鉴定设备。
我们将以该种新型防伪技术为蓝本,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实现技术和应用的完美结合,为开发出更优异的光学防伪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领军人才简介】刘小钢博士在1999年于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获得化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化学家Chad A. Mirkin教授,2004-200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刘小钢博士在2006年受聘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并于同年加入新加坡科学院(A*STAR)的材料工程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刘小钢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制备和组装,生物无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等,尤其在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性能的研发及其在3D显示,生物成像,分子检测和光学防伪等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刘小钢博士曾荣获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2012)、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讲学奖(2012)、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研究学者奖(2011)以及巴斯夫-新加坡国家化学研究院材料化学奖(2010)等。